国琴网首页 > 资讯 > 会议综述|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暨丁承运琴学研讨会

会议综述|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暨丁承运琴学研讨会

2023年12月29日,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暨丁承运琴学研讨会在武汉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武汉音乐学院主办、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湖北省博物馆协办。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山西、江西、广东等地的三十余位高校教师、学者、琴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研讨会开幕式于上午十点在湖北省博物馆研学中心举行,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孙凡教授主持,孙主任介绍了丁承运教授作为古琴演奏家、音乐学家、书画家的重要贡献,此次会议以古琴入选世界“非遗”二十年和丁承运琴学成就为主要议题,既是对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也是对以丁承运所代表的泛川琴派琴学传统的梳理与探究,会议从泛川派的琴学传承、琴曲考论、琴谱谱系以及丁承运先生的操缦艺术、打谱特点与琴道文化等方面开展讨论,旨在探讨丁承运教授的琴学成就、交流琴学研究新成果、促进学界对古琴艺术的保护传承展开更为深入的思考。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田青教授通过视频致辞。他指出,此次会议召开于古琴申遗二十周年的殊胜因缘之际,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他回顾了新中国成立至今古琴境遇的巨大变化,高度赞赏了丁承运先生的琴学贡献,认为丁先生不仅是古琴艺术的传承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真正传人。田青教授指出,“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所有的乐器皆由内向外发散,唯有古琴由外向内,修身养性,兼具乐器属性与文化属性,我们要全面继承,不可偏废。丁先生的琴学追求与探索,淡于名利、将生命融入传统文化的文人生活方式,为年青一代琴人树立了好的榜样。

第一时段会议由孙凡教授主持。

首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崔宪教授围绕《古琴的历史及文化内涵》这一主题进行阐述,崔教授以孔子习练《文王操》的故事为例,阐发了古琴演奏需经历的“四重境界”;精于乐律学的崔教授,亦十分推崇丁先生的琴律研究,并用“琴工之言,专家之语”八个字概括丁承运教授的琴学成就,认为他不仅是“左琴右书”的文人琴家,亦是一位“左琴右论”的学者琴家。

其次,中央音乐学院的章华英教授在题为《蜀派琴家张孔山生平及其琴学传承述考》的发言中,分享了她关于张孔山琴学及传承脉络的最新研究成果。章教授以大量丰富翔实的史料,考证张孔山游方江汉期间授业信息的虚实、考索张孔山的籍贯、审订《天闻阁琴谱》的刊刻时间,梳理了张孔山所代表的蜀派古琴传承脉络,整理出新都魏氏、青城山道士群体、龙藏寺僧人群体、华阳顾氏、成都叶氏等若干支脉及其传承历史,其中不乏新材料、新发现,其研究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张孔山琴学传承体系。

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李玫教授以《一枚遗珠——清代学者戴长庚的琴学研究》为题,探讨戴长庚及其《律话》的价值,与众家重论琴道不同,戴长庚关注琴本体,跳脱于古琴与民间音乐“泾渭分明”的窠臼,提出“从民乐一道往来”的主张,他以琴为实证之器,通过音乐实践研究乐律学,《律话》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最后,李玫老师呼吁要继承发扬戴长庚这种学以致用的治学精神,使这枚“遗珠”重放光彩。

最后,著名琴家丁承运教授登场,他首先就张孔山琴派的三种称谓——“川派”“蜀派”“泛川派”进行辨析,丁教授认为,査阜西先生所定义的“泛川派”最为合适,而“泛川”并非四川之“川”,而是广义上的高山大川之“川”,如此最能够体现张孔山琴派开放性的传承特点。丁教授指出,泛川派以其刚柔并济、劲健圆融、奔放沉雄、神形兼备的艺术特点,独立于行将式微的传统古琴艺术之中,是20世纪流传最广,经典曲目最多,传承最具体系的琴派。丁承运教授就章华英教授刚才的发言表达了由衷的赞赏,同时对其张孔山生卒年之说进一步提出不同看法,他通过唐彝铭字里行间的表达方式推测时态可能引起的误解、引用张宝亭关于面见张孔山的口述史料,从而质疑章教授所引用的同治《重修成都县志》中的相关记载或有失实之处。丁承运教授的此番回应,将研讨会的学术气氛推向高潮,也为本场会议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第二时段会议于下午14:00点在滨湖大厦会议中心举行,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黄钟》编辑部副主编孙晓辉教授主持,12位发言人围绕泛川派琴学和丁承运古琴艺术这两大议题宣讲。

朱益红结合师从丁承运教授习琴的切身体会,将丁先生的演奏特点归纳为艺术性与文化性的兼容与“文人型”风格,这种风格立足于丁老师儒释道的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是自然的、归于生命真实的,而非机械的、表演的。

张庆华对《醉渔唱晚》三种不同谱本进行比较,认为《百瓶斋琴谱》谱本在近代较受欢迎,通过对该谱多个演奏版本的进一步考察,揭示其独特的音乐效果和表现力。

丁霓裳以张孔山《高山》传本为切入点,考察张氏古琴演奏艺术之发展。她首先讲述了张氏《高山》的演奏发展轨迹,并将《高山》前后传谱的指法、取音、句读划分、处理方法、节奏进行比较,进而发现,自《百瓶斋琴谱》到《天闻阁琴谱》,前后两谱的变化颇大,细微的修订几乎俯拾皆见,远非一日之功。张孔山的《高山》传谱将其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反映得淋漓尽致,其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精神的足为琴家之楷模。

张玉瑸讲述了近代泛川派琴学传入上海的过程,以及1910至60年代多位对沪上影响深远的泛川琴家的主要事迹,他认为,自30年代后,“泛川”琴人逐渐成为上海琴学的主要代表和中坚力量,上海堪称近代泛川琴学的重要传承地,顾梅羹借调上海音乐学院授琴则为“泛川琴学入沪”的近百年历程画上句点。近百年的“泛川入沪”,既是长江上下游琴学的交流融合,亦是整个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缩影。

王书豪从琴人、琴曲、琴谱三方面梳理了民国时期山西地区泛川派琴家的琴学活动。他例数了民国时期影响山西琴界的十位琴人、回顾了民国山西琴乐全盛之时三次大型雅集,其中不乏泛川琴家,且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山西育才馆琴谱》《山西国民师范学校琴谱》《元音琴谱》亦与泛川琴派渊源深厚。由此他认为,民国山西琴乐的流派应是以泛川派为主流,杂以九嶷派。

邱子浩以《天闻阁琴谱》中所传八曲为例探讨张孔山古琴艺术特色,他认为,在清末社会转型、传统经学走向没落之际,张孔山敢于立足根脉,守正创新,他丰富了古琴演奏技法,具有“雄浑冲淡”“劲健疏野”的琴乐风格。

王薇雅重点考察了《指法汇参确解·流水》中的“滚拂”段落,《指法汇参确解》与《百瓶斋琴谱》《天闻阁琴谱》的撰者虽无直接联系,其“滚拂”段的气息却一脉相承。

张琪分享了对张孔山传谱《孔子读易》考源之成果。即以《琴书千古》之《韦编》为源,经《兰田馆琴谱》之《读经》为承上启下之改编底本,至今所存见《孔子读易》,张孔山及其弟子将此曲推向传播高峰。

孙晓辉教授以泛川琴谱谱系为主题,重点对泛川琴谱谱系传承进行分析,她梳理了泛川派的传承关系,并就泛川派前四谱(《稚云琴谱》《荻灰馆琴谱》《百瓶斋琴谱》《天闻阁琴谱》)的琴源关系进行考述,孙教授由此对琴乐传播背景下的琴曲创作的两种典型形态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她认为,一种是琴曲创作的发明,另一种是历代琴人创编的历史叠加。

蔡凤萍分享了自己在琴歌研究与表演实践中的体会,认为需理顺琴与歌的关系,提升声乐教学的文化内涵,并强调立足传统,拥有民族自信,如此方可领悟琴歌的独特魅力。

易先玲从《神人畅》的收录和打谱情况、丁本《神人畅》的音乐特征、演奏技法探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丁承运《神人畅》的打谱特点具体表现为节奏、速度、断句上贯彻始终的“天人合一”与“中正平和”之审美理想。

潘斌阐述了研读丁教授《琴上月令》的思考与体会,认为《琴上月令》承载并统合了两项历史文化遗产,汇集而融合众多艺术形式,引据且贯通古代典籍、传世琴谱与演奏经验,堪为启人心智、予人美感的当代文人性灵小品。

第三时段的会议为自由发言,由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汪申申教授主持,他回顾了丁承运教授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的因缘,以及自己多次主持丁先生古琴演奏会的“琴缘”,汪申申教授深深感念、赞叹丁承运教授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武汉音乐学院琴学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

随后,丁承运教授的夫人付丽娜教授向今日参会的专家学者、同事亲友表达了衷心感谢,她表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他们全家多年来所热爱、研习且为之坚守的,今后仍会秉持着保护、继承的原则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接下来,各地琴友纷纷发表感言:有的对学术探讨意犹未尽,权霖泓与柯黎从不同角度探讨古琴的生命精神与美学传统、葛陈青对张孔山《潇湘夜雨》进行溯源与比较;有的关注艺术传承与发展,拥有个人书画工作室的张姝强调艺术门类的共通互融,她认为丁老师的书画、琴艺样样通、样样精,是难得的大家;更多的琴友回顾受教于丁承运教授的因缘、表达个人的感念:吴婧讲述了自己受老师影响深入打谱的体会,林海妍表达了把泛川琴学在温州传承发展下去的志愿,孙玉萍由中医、太极思悟丁老师常说的“功夫在琴外”,金碧宇回忆丁老师学识与人格魅力对自己的影响,甘露谈到了丁老师治学的严谨和教学的严格,李琳莉介绍了在丁老师帮助下宜昌地区古琴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黄永平分享了自己由寻声拜师、登堂入室、柳暗花明的学琴历程;赵爽慨言丁老师于琴内琴外带给她的启悟与感动;周会琴由古琴教化功用之妙处谈到了先生关于习琴者要远离名利浸染的训导与告诫。

主持人汪申申教授在会议的最后总结道:20年前,古琴申遗之后,国内古琴之学呈井喷式增长,普及至此,是古琴之幸还是不幸?古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乐器,学习者应该拥有高尚的情操和文化底蕴,做到功夫在琴外。


时至傍晚六点,日色将暮,研讨会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本文出自【武音音乐学】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