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学好古琴是要有缘份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过惯了农村的艰苦生活。文革期间,我是老三届高中生,回乡劳动了十年。后来,经过职工大学学习,我被分配到乡镇文化站工作。但我们那个村里喜欢文艺活动的人很多,五十年代演歌剧《白毛女》、评剧《刘巧儿》,六十年代演评剧《孔雀东南飞》,七十年代演京剧现代戏,人人都会唱几句。年青人吹拉弹唱,有的水平还很高呢。我自小向我老爷学吹箫,后来吹口琴,拉二胡,打扬琴,都会几下子。1990年,我为上小学的女儿找了一位古筝老师,就是住在交道口香饵胡同的梁降珍老师。她是北方昆曲剧院的琴师,为人特别热情。我每周日骑着摩托车带着女儿用一个多小时从郊区到城里学弹筝。古筝我也很喜欢,看着孩子学,我也从旁学了十来首曲子。梁老师也喜欢古琴,常和我聊起古琴的事。后来我买到一盒古琴独奏的磁带,是宫一先生的《忆故人》,我立刻就被那古朴幽远的琴声吸引住了。但古琴我只是从古书里看到,现实生活中哪里有古琴的影子。更甭说在农村了,但是从此我开始关注古琴了。
缘份都是从关注开始的,如果你不关注,缘份从你身边走过你还不知道。1993年国庆节前夕,我到我上大学时的一位老师家里看望,可巧那个老师的在北大附中上学的女儿正在家里向一位老先生学习弹古琴。我的眼前突然一亮,心里立刻激动起来。我就对老先生说,我特别想学习古琴。先生问我,你現在有古琴吗?我说没有。先生说,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做呀。这样吧,你有时间可以到我家里去一下。这位老先生就是我国著名的古琴家、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陈长林。陈先生事后跟我说,他之所以立刻答应教我弹古琴,是看中了我的品行。当时我的那位大学老师一年前因为肝病已经去世了。家里只剩下病弱的夫人和一个上中学的女儿。我还象以前常去请教老师那样,常去老师家里关照,帮助干点体力活儿。陈先生说,老师已经去世了,还能经常到老师家里看望,帮助解决困难,这样的学生可教。
几天后我到陈长林先生家里去,才得知陈先生已经62岁,刚从中科院计算所退休。夫人柴老师是中国化工研究院的研究员,每天还去上班呢。我和陈老师通电话时,他就一再嘱咐,让我在海淀黄庄下车后就在车站等着,他会到车站来接我。那天我在黄庄下车后就看到陈先生已在车站旁站着,十月的天气还有些热,陈先生穿着一件肥大的兰色制服上衣,脸上已冒出了汗珠。陈先生说,我家在中科院宿舍楼,从大道走太远。从小道走曲曲弯弯不好找,所以我一定要来接你。果然跟着先生绕来绕去走了十分钟才来到陈先生的家。
陈长林老师讲课中
1994年冬天,我正式开始向陈长林先生学琴了。但那时我手里还没有古琴。我曾到西便门北京民族乐器厂看过,那里的古琴卖到700元一张。而我当时虽已调到城里的一个机关工作,正科级每月工资只有不到200元,一家人的生活还要靠我的工资。所以买琴是比较难的。我看到陈先生向我展示的一张他做的最简单的琴,那只是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一头装上木条作岳山,一头下面垫上木块做雁足,拴上七条弦,勉强能弹出声音而已。我想我还是自己动手做一张古琴吧。在陈先生的指导下,我从农村找到一块存放了二十年的桐木板,按照九霄环佩的样子放大尺寸,用刀子削成琴样。里面的槽腹用木工的扁铲挖出,留出纳音,准备好天地柱。底板是从岳母家找到一块老箱子板,掏出两个音孔。最难的是岳山、雁足和琴轸不好做。岳山我是从鼓楼附近一个市场买到的一小块红木家具配件用刀子小锯琢成的。琴轸呢,陈老师告诉我可以用老式烟袋杆加工而成。这些还不难,两个雁足也要硬木才好。于是我去商店买了一根红色枣木扞面杖,木头太硬了,刀子削不动。我到乡办企业机修厂请师傅用车床帮我车了两个。底面合成后打上灰胎,刷上油漆,一张古琴象模象样地做成了。
我请陈老师看,陈老师弹了几声,连说不错不错。有一次陈老师到我家里,用我做的这张古琴弹了《龙朔操》,妻子听了,感动得说太好听了。这当然是陈老师弹得好。我用这张古琴学了十几首曲子。直到1995年夏天,机关组织献血,我得到1600元补助款,这是我可以自己支配的资金。那年秋天,我用了2000元买了扬州刘扬制的一张正規的古琴,这是我的第二张古琴。
而我的第一张古琴一直保存在家里,大约是2002年,一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来学琴,自己没有琴,我把这张琴借给她,但是后来一直沒有了联系,我的第一张琴也就迷失了。
我跟陈先生学习的第一首琴曲是《阳关三叠》。那一年我已经是45岁。自此以后20年,我经常到陈先生家,先生也常到我在农村的家。先生给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技能,而这技能在我的生活中增添了无尽的乐趣,结交了无数的朋友,古琴成为我终生的伴侣,我感恩陈长林先生。
常言说:教学相长。我对此有很深的体会。到了1997年,我已经学习了有20首曲子。由朋友的介绍,我开始在东城区图书馆附近的一个音乐学校教授古琴。后来因为单位搬迂,我就在家里开课,继续进行教学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教了五百余名学生。教学生弹琴对自己是一种鞭策,弹得不细致,学生会拿着琴谱找你对照。每个曲子自己必须弹好弹熟才能教学生。还有相关的琴史,历代琴人都要有所了解。这就促进自己必须更加深入的学习。
我的学生大多是成年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喜爱和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时比较注重对他们兴趣的培养,适当压缩了练习曲的时间,让学生比较早的接触简单的古曲。在学习古曲的过程中,训练并纠正他们的指法。这样就可以较快地学会一首的古曲。接下来循序渐进学习难度较大的曲子。这样三个月左右的时间,12节课学生们一般都能学会3首小曲子,这时他们也会觉得比较有兴趣。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喜爱,但是在古琴的学习方法上有些分歧。比如音乐学院把古琴作为一种演奏乐器,注重指法,注重表演,以培养演奏家为目的。但古琴其实主要是文人雅士用来抒发情怀寄托理想,修心养性的乐器,可以说古琴是用来“悦己”的,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古琴弹奏以修身养性为主旨,目的在于“修德”和“养生”。古琴艺术一般不称“琴艺”,而尊为“琴学”。古语有云:“琴者,禁也,所以禁淫邪,正人心也”。自古以来音乐与“德”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孔子时代用音乐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中古琴是乐教的重要工具。《礼记,乐记》中记载:“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指出音乐是道德操守的精华。健康的音乐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改善人的品德操守。唐代薛易简所著《琴诀》说:“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此处所说,概括起来都可以说古琴对人精神上的影响。即使是说可以格鬼神,我认为也是格去心中的鬼神,使人光明正大的为人处事。蔡邕著《琴操》认为: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御邪辟,防心淫,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
现在古琴的弹奏比较注重表演性,而作为修心养性的功用却比较薄弱。
古琴演奏中讲求意境,演奏古琴时什么样的感受才是最佳境界?
我认为最佳的境界就是“无我”的境界。自己全部的身心都融化在优美的琴曲之中,是一种陶醉,是一种解脱,琴即是我,我即是琴。身旁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只有优美的音乐在心中流淌。古人说:“琴到无人时方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而要达到古琴的最佳境界,至少要体现在“敬、净、静”三个字上。第一是敬琴,古人对琴很尊敬,将琴视为自己的生命,不管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把琴当作知心朋友;第二是净心,弹奏古琴时会减少私心杂念,让心思沉下来,不急躁;第三是安静,抚琴的环境要安静,我们的心,更要安静,只有这样弹奏出的曲子才能感动自己,达到一定的境界。
学习古琴必须注重指法的练习。包括手指的姿势,弹琴的力度和方向。指法的基本功对今后弹琴的水平的提高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古琴的指法在古代大概创制了一百多种,到现在常弹奏的指法大概只有四五十种,许多指法都失传了。但是现代也确实创制了一些新的指法,这些新指法借鉴了琵琶、古筝的指法,在一些新的曲子上有了一些新的创作,比如《春江花月夜》、《春风》等曲目的在演奏上就采用了新的指法。
从琴曲内容来说,古代文人大多一生坎坷曲折,所以古琴的琴曲大多饱含深意、节奏舒缓、琴韵悠长,弹奏时常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在弹奏古琴时,心会自然而然地安定下来,周围的一切都会慢下来,在这一点上,很符合时下倡导的慢生活方式。在弹奏古琴的时候可以心贴心地与自我对话,通过琴曲的诉说,缓缓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弹奏出自己的风格。
将古琴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是我们一直以来提倡的修身养生的方式。如果将古琴演奏作为炫耀和名利追逐的手段,那么必然要陷入烦躁的境地,只有忘却名利,把古琴当作你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在生活中,通过抚琴来倾诉自己的烦恼,舒解自己心中的压力。虽然身处斗室之中,也能通过倾听琴曲领略身处高山大川中的自在愜意,达到修身养生的目的。
我把古琴作为自己终身的伴侣,用我的余年继续学习古琴,研究古琴,传承古琴。
评论
0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