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
取消

去微信分享给好友

新闻综合|发布时间:2019-04-02

广陵潮涌,琴箫合壁映维扬;古意新曲,鹤鸣清音谱新章


3月30日晚,由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广陵潮涌·鹤鸣清音古琴与笛箫音乐会》在扬州音乐厅隆重上演。国际著名笛箫艺术家郑济民先生、古琴演奏家乔珊女史联袂为扬州市民带来一场既植根于中国传统,又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音乐会,吸引了扬州数百位琴人和乐迷的到场。演出结束,扬州市音协主席夏峰先生第一个快步走向两位演奏家表达祝贺,并说:“毋庸置疑,这是我在扬州听到的最好的音乐会之一。”
 
扬州,旧称“广陵”,由于特殊的历史渊源和这一地区流传不绝的古琴文化,被誉为“古琴重镇”,并在此诞育了古琴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广陵琴派”,兼具了北雄南秀的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从开邗沟、筑邗城的遥远时代开始,古琴便风行于古代扬州,扬州琴家不仅精于演奏,更善于斫琴。古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这座小城里被传承下来,同时被保留的,是琴人之间频繁的雅集交流。而这场音乐会在扬州的举行,也是延续了琴人之间“以琴音传心曲,山高水长”的传统。
 

 
这场音乐会的设计别有深意。在演奏曲目上,除了传统琴曲《流水》、《广陵散》和传统笛曲《小放牛》、《鹧鸪飞》之外,琴歌《胡笳十八拍》和《咏梅二阙》由现代作曲家关乃忠重新编曲,使得弦乐和管乐都有了各自适合的发挥。而被重新编曲的琴箫二重奏《葬花吟》曾获得过原作曲者王立平先生的高度认可。
 
在乐器表现上,这场音乐会除了古琴、笛箫之外,更将古篪、古埙两种业已失传的千年古乐器,再次还原在听众面前。篪和埙都是古代雅乐的代表,楚篪的音色兼具了箫的柔和和笛的灵动,音色文雅而庄重,泛音清晰而飘逸,古埙的朴拙醇厚,柔润深沉,与古琴的松沉旷远相得益彰。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常见的琴箫合奏中,箫惯是沿用了古琴的琴谱来演奏,因此在合奏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古琴的声音被盖过,或者其特有的走手音被模糊掉的情况。这对古琴的固有特色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而箫沿用琴谱,则会使得竹管乐器的特色或有无法完全展现的情况,对演奏者乐音之间的充分融合和共鸣也有极大的难度。这一次音乐会的演出,管乐和弦乐的编配,都是采用了重奏的方式,这使得乐器之间的呼应,在乐者的默契配合下产生一种“模拟乐队”的丰富表现,一改往昔民乐单调、刻板的固有印象,营造出和谐清丽、高古悠远的乐境。
 
“传统音乐的表现还可以这样丰富!”这是音乐会后,许多乐迷共同的心声。对这座被称为“古琴之乡”的小城来说,从不缺少技艺娴熟或风格独特的琴家和琴人,古琴雅集更是琴人们相互往来的惯常的方式。据一些扬州当地的乐迷们说,参加过很多的古琴雅集,这是扬州音乐厅第一次真正对外售票(而非赠票)的古琴音乐会,也是第一次看到完全不同于以往“一人、一琴、一曲”的演奏形式的音乐会。
 
郑济民与乔珊二位都是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的演奏家,自80年代起,便活跃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致力于民族音乐在海内外的推广,他们分别在笛箫和古琴演奏领域树立了鲜明的演奏风格。如何将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留下其具有时代特点的印记,这是他们二人一直怀有的共同愿望。而这场音乐会,就是最好的、对于时代的回答。
 


正如当晚音乐会现场,著名川派琴家唐中六先生所言:“古琴音乐就像一条大河,它自古流到今,在不同阶段,总有新的元素融入河流,成为它新的养分。就如古琴曲《流水》,我相信在《天闻阁琴谱》出现之前,也一定有《流水》这首乐曲,但是也许不如我们今天听到的《流水》丰富,张孔山为它加入的“七十二滚拂”使得《流水》的表现气势磅礴,经由管平湖先生打谱并演奏为人们所熟知,现在很多琴人演奏的《流水》都是这个版本,说明了它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认可,千古流芳。郑、乔二人,我们是多年的朋友,他们一直致力于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带到国际舞台上,今天听到他们的演奏,确实是有国际水准的演奏,我觉得很高兴。”
 
这是一位在民族音乐深耕一个甲子的老音乐人的知言!
 
古琴的传承,在我们每一个琴人手中。民族音乐的未来,在每一个对它怀有深情的人肩上。继往开来,把民族音乐带向未来,带向世界,是每一个有使命感的民族音乐家所具有的信念。
 

与琴学家唐中六先生


嘉宾合影
 

评论

0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