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
取消

去微信分享给好友

新闻综合|发布时间:2017-03-31

上巳 | 三月三,幽兰祓禊浅水边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千古流传的《兰亭集序》除了其相关书法作品热度不减之外,也是“曲水流觞”一词的典故由来之处,同时也隐藏着一个被多数人遗忘的古老节日及习俗。
 
“上巳”一词在文献里早有记载。
 
\
 
《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 郑玄 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贾公彦 疏:“一月有三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
 
《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在古代,人们通常会于春季的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即祓禊,亦称修禊、禊祭或单称禊,是古时在水边洗濯污垢,驱除不祥,祭祀祖先的一种习俗,源自于古代的“除恶之祭”。在魏晋以前,通常是将阴历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作为上巳,魏晋之后便将上巳固定在了三月初三这一日。而上巳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祭祀之日,逐渐演变成一种宴引游玩踏青活动。
\
 
水边饮宴、郊游踏春。杜甫那首《丽人行》里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述的便是这一日的情景。所谓水边饮宴,通常称之为“流杯曲水之饮”,也就是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此风在唐尤甚,至宋则渐无闻,今更无人有此雅兴了。
 
\
 
关于上巳节的来历,据说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同时,农历三月三这一日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传说西王母原是中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
 
另外最不得不说的一点则是上巳节的“会男女”,用现在的话来说,便可以算作是“情人节”了。在上巳节中有一种奇特的风俗,即“会男女”。这种节日中的野合,由来已久,本来自氏族时期的季节性婚配——野合群婚,后来也有残存,如广西左江崖画、成都汉墓画像砖上都有男女野合图。后来的记载也多见此俗。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会男女的风俗,如黎族的三月三、苗族的爬坡、布依族的抛绣球等等。踏青也是此类遗风。江苏武进地区在初三游南山,民谣曰:“三月三,穿件单布衫;大蒜炒马兰,吃了游南山。”
 
《诗经·郑风》中的《溱洧》里曾这样描述: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芍药历来便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十大名花”之一,更是自古以来被视作爱情之花。因此,在上巳这日,踏春郊游之际,遇见喜欢的人,则以芍药赠之,表达爱慕之情。
 
中国古来的含蓄方式,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礼俗文化,缱绻温婉便足以动人心弦。春风和煦,时光正好,不如采兰为佩,去浅水溪畔,遇见心仪的他(她)吧。
 

评论

0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