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
取消

去微信分享给好友

新闻|发布时间:2022-06-20

古人给古琴起的名字能有多惊艳?

故宫的藏琴有很多,每张琴的背后都有一段深刻的背景故事,藏琴上刻画的字是古人对于古琴的珍爱与浪漫,那一字一句间尽显民族风貌——

“月明沧海"琴 落霞式

明代,通长124.1厘米,隐间116.3厘米,额宽 18.7厘米,肩宽21.3厘米,尾宽14.6厘米,厚6.7厘米

“月明沧海”琴,落霞式,明中期制作。清宫旧藏。桐木斫,黑漆上罩朱漆发紫色,瓦灰胎,大蛇腹断,金徽缺一,青白玉轸足缺轸一,碧玉岳尾,焦尾缺一。

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行楷“月明沧海” 琴名。池下方刻楷书:“七弦齐鸣月未残,潮音乍泛天风寒。闻思大士自在观,清净道场来珊珊。乌皮欲横寻古欢,颖师往矣谁复弹?”并篆书“乐天”双龙纹小圆印。

“蕉林听雨"琴 蕉叶式

明代,通长124.6厘米,隐间113.8厘米,额宽16.8厘米,肩宽19.2厘米,尾宽14.4厘米,厚5.1厘米

“蕉林听雨”琴,蕉叶式,明万历制作。1963年入藏故宫博物院。此式取像蕉叶,故全器无项翅腰尾之分,叶茎在琴头,故仅一护轸,上下板粘合处为叶边,故亦无明显边墙。明高濂《遵生八笺》云有祝海鹤者取蕉叶为琴之式。明以后古琴图式云此为刘伯温式,兹并存之。

琴桐木斫,黑漆透朱,蛇腹断。金徽,青玉轸足。底由外向内洼下,系二木拼接,其间作叶梗一道,中空。

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篆书“蕉林听雨” 琴名。池右楷书“庭松疏朗,风和月明,澄神静志,豁然成声。成亲王”并篆书“成亲王” 三字小印。池左楷书“沉以神识,发于性灵,天和之感,微音动听。丁丑春诒晋斋又题” 并“皇十—子”小印。池下行书“乾坤其气,金玉其声;道德其人,中和其行”,款署“光绪二年新秋”,“左宗棠书”,并篆书“青宫太保” 印一。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理,乾隆第十一子,别号诒晋斋主人,丁丑乃嘉庆二十二年 (1817)。左宗棠晚清名臣,光绪二年即1876年。腹内刻款“万历丙辰秋口钱唐王舜臣制”,万历丙辰乃万历四十四年(1616 )。



"峨嵋松"琴 仲尼式


明代,通长120.7厘米,隐间112.1厘米,额宽 17.1厘米,肩宽18厘米,尾宽13.2厘米,厚5厘米

“峨嵋松”琴,仲尼式,明晚期制作。清宫旧藏。形制如常。唯面、底及池沼目力可及处均以紫檀木裁为龟纹样贴于桐木上,每块最长处约5.5厘米,宽约2.5厘米,厚约0.2厘米。长方池沼及轸池亦以紫檀贴格。琴额底部及周边则于鹿角灰胎上施黑漆,发小蛇腹断。金徽余三,紫檀岳尾,轸足与护轸俱失,凤舌系另作镶嵌。

按此即所谓假百衲之一式,唯以檀木为之,尚属罕见。明高濂《遵生八笺》云:“又如百衲琴者,亦近制也……今仿制者以龟纹锦片,错以玳瑁象牙香料杂木,嵌骨为文,铺满琴体,名曰宝琴。”此琴亦其流亚。

琴背铭刻,龙池上方横刻隶书填青“峨嵋松”琴名,其下填朱“乾隆御赏”方印。池上下左右直抵双足刻汪由敦、励宗万、陈邦彦、梁诗正、张若霭、董邦达、裘曰修琴铭,填以五色。其琴铭分别为:“峨嵋之松高百尺,老龙鳞,冻蛟脊。摩青霄,伏虎魄。天风来,生两腋。涛声淙淙合音节,戛不鸣, 山月白。臣由敦。” “峨嵋半天,松韵戛然。静言和之,南薰之弦臣励宗万。“峄阳孤桐,蚕丛高松。弦中蜀岭,调里秦封。风生万壑,青出千峰。悠悠余韵,谡谡朝宗。曲终人远,何必扶筇。臣邦彦。” 

“三峨古雪明云峰, 虬枝偃蹇冰团封。风涛天半铿递钟,雅韵写入清弦中。臣诗正。” “清晖相照,空翠袭衣。一弹再鼓,猿吟鹤飞。水流花开天风微。臣若蔼。”“峨嵋顶,松虬然。声谡谡,天籁全。谁其似,蜀国弦,清风发,逸韵宣,金徽转, 雅调传。欲相赏,山之颠。臣邦达。” “万窍俱息涛起空,是何曲调流琤琮。六月不热生凉风,谡谡如卧深山中。绿阴障天望不穷,其巅疑有积雪封。人间此景何由逢,炎歊正剧愁软红,试来静听峨嵋松。臣裘曰修。”          


“云外钟声” 琴 仲尼式

清代,通长121.9厘米,隐间113.1厘米,额宽 17.1厘米,肩宽19厘米,尾宽13.4厘米,厚5厘米

“云外钟声” 琴,仲尼式,清初制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入藏故宫博物院。池沼有贴格,桐面楸梓底,黑漆微透暗红。瓦灰胎,牛毛间冰纹断,发断稀少。蚌徽,白玉轸余三枚,断足一,紫檀岳尾,护轸缺失。

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行草书“云外钟声”琴名。琴名下方篆字“口入吾家宝”。池左右刻行书琴铭:“唐代挂钟桐,明时伴瘦翁。调高谁共语,山月与松风。”池下篆文“唐代钟桐”大印一方。“钟桐”未可稽考,或即此琴取材某唐代钟楼挂梁。


“万壑松涛"琴 仲尼式

清代,通长124.5厘米,隐间116.6厘米,额宽17.4厘米,肩宽19.2厘米,尾宽13.3厘米,厚5.5厘米

“万壑松涛”琴,仲尼式,清初制作。清宫旧藏。长方池沼,池沼有贴格,纳音微隆。桐木斫,黑漆略透黄褐,纸地鹿角灰胎。蛇腹间牛毛断,发断极轻浅。金徽余九枚,紫檀轸余三枚,双足俱失,护轸亦无,尾部仅存尾托一。

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篆书“万壑松涛” 琴名,下有钟鼎文“保合太和”大印一方,左右刻隶书琴铭“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凤沼左刻楷书“臣涂居仁恭进”。按涂居仁, 江西、南昌等地方志倶有传。

池内有墨写楷书款“南昌涂闇生制”。江西涂氏为明时斫琴名家。明初即制琴,嘉靖万历时尤盛。



“聚云"琴 仲尼式

明代,通长116.2厘米,隐间108.5厘米,额宽 17.1厘米,肩宽17.9厘米,尾宽13厘米,厚4.9厘米

“聚云”琴,仲尼式,明正德制。清宫旧藏。长方池沼,有贴格。桐木斫,面板蛀材。黑漆,纯鹿角灰胎,通体牛毛断。金徽,花梨焦尾,岳山其他什件倶是紫檀,青玉轸足。全器保存完好,唯伤一护轸。

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草书“聚云”琴名。池内墨书款极多,纳音两侧居中各有寸许墨写楷书一行,唯右侧可辨“正德乙亥四月口”字样,“正德乙亥”系正德十年(1515)。紧靠纳音处两边有墨书小字数行,均无法辨识。

参考文献:郑珉中《故宫古琴图典》

封面图:空山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

0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