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福州又是被发布高温预警的一天,在福建博物院5号展厅——“声声慢 心弦动——福建古代音乐文物展”的展厅内,环绕着一众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福建古代音乐文物。观众们座无虚席,鸦雀无声,倾听来自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会副会长陈惠芳老师的讲座。
古琴,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自古被文人雅士视为高雅的代表,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陈惠芳老师说,古琴音乐韵味美,含蓄美,意境美,很适合现代人学习,泛音的轻灵清越,散音的沉着浑厚,余音袅袅、唯美典雅、意蕴深长。
陈惠芳老师介绍,上古时期,伏羲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古琴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古老的代表性乐器。《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曾云“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在现场,“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陈惠芳老师为观众演奏了两首明代琴曲——《普庵咒》、《龙翔操》,琴声悠扬和润,如临秋水,令人静思神往,清凉自生。
文物是我国灿烂文明的承载者,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远古记忆,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承纽带,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福建博物院将持续推出更多精彩讲座,期待知音朋友们下次相聚。
本文来源于【福建博物院志愿者团队】
评论
0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