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时间:2022-12-06
杨春薇《普庵咒》研究·摘要
《普庵咒》是一首佛教咒语, 原名《普庵大德禅师释谈章神咒》, 为南宋禅师普庵所作。世人称之为《释谈章》或《普庵咒》。
明代古琴谱《三教同声》( 明万历二十年, 公元1592年, 张德新编撰) 采用了当时寺院中流行的诵讽曲调, 首次使《普庵咒》以器乐曲的面貌示人, 其后, 历代众多琴谱都对其进行了记载。同时, 在民间的多种音乐形式中, 诸如:佛教寺院音乐、琵琶独奏音乐、弦索乐合奏、冀中音乐会、吹打乐、丝竹、昆曲、宫廷音乐、《普庵咒》一曲也被广泛运用和传唱。
关键词:普庵咒;释谈章;悉昙章;三教同声
因此, 至中唐以后, 禅,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在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中日益兴盛起来 。至宋, 文人士大夫更是备受禅宗之熏染, 倡出儒、释、道三教同源之论 。他们不仅仅吸取了佛教禅宗的世界观和修心养性的方法, 而且更把禅宗作为平衡心理的一种手段和精神上最好的退隐之所。这一时期的思想领域中诞生出了在中国儒学史上可放一异 彩的所谓“理学”;同时, 在艺术领域中, 禅诗、禅画则成了文人雅士所提倡的风尚。
作为华夏大地上固有文明的儒、道二家与此时蒸蒸日上的佛教, 在这一时期, 互相渗透、互相融合, 这便构成了宋代, 乃至明代中华文明思想意识领域中的主旋律。而流行于士大夫阶层并深受这一时期思想影响的文人音乐 ——古琴曲《普庵咒》便是在这样的时代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
2.“普庵咒”, 实为一佛教咒语,曾见于明代佛教典籍《诸经日诵》之中 。
《诸经日诵》亦名《禅门日诵》, 是佛教僧、俗佛事活动规章、内容的集大成之作,其成书年代尚无确考。但据说, 此书乃袾宏所撰。袾宏即明代云栖大师, 民间亦称其为莲池大师。圆寂于万历四十三年 ( 公元1615年),世寿八十一。云栖一生著述甚丰,《诸经日诵》乃是其寺中的课本之一 。从古至今,此书一直都是各大寺院日常修持念诵的课本, 也可以说是僧、俗二众的日用手册, 历史上历代都有重版再刻。《普庵咒》则是其中的真言咒语之一,原名《普庵大德禅师释谈章神咒》,亦名《释谈章》。
普庵精通梵文, 以梵文译为汉字作咒。世人以其法号普庵为名, 称其咒语为《普庵咒》。而《普庵咒》又被称为《释谈章》( 或“悉昙章”) 。
“悉昙章”这一概念是一梵汉双举词。“ 悉昙”为梵文( 昙,又为谈、檀等)sid- dam, siddhanta, siddhirastu, 字皆从“sidh”这一词根而出, 取“成就”之意。“ 章”则为汉语, 即章、篇之章。特指将声、律连起来, 提供特定或普遍含义的篇章。在佛教中, 它并非是指某篇文字, 而是“列次梵字之元始及其生字, 为儿童最初之科本…”。
对此,让我们再来看看唐朝僧人义净在其《南海寄归内法传》第三十四卷:
上面《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对“悉昙章”的解释, 我们可以知道“悉昙章” 乃印度小学最初习字之标章科本。
但是, 实际上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 “悉昙”一词在原义“成就” 的基础上, 又逐步演变出了一个概念和一个代名词, 即表示“梵文的音律”。
“悉昙章”这一梵汉双举词, 最迟不应晚于唐朝便已经广泛运用了。而普庵禅师所作的《普庵大德禅师释谈章神咒》, 其名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一根据“梵文音律”而编成的曲调或乐章呢?
带着这一问题, 笔者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徐梵澄老先生, 老先生否定了我的观点:“《普庵大德禅师释谈章神咒》, 此名之所以加 `谈章' 二字, 是后人欲表其有所根据, 即称其出自梵文, 其咒与梵文文法无关, 与 `悉昙章' 无关, 是故作高深之说。”
对此,笔者较赞同徐先生的观点, 他认为:“普庵自己常诵咒语, 久而久之, 亦自作一咒 。正如常诵诗者, 有时亦自成一 、二句 。其果真明白所诵习的咒语本义与否,则不得而知。普庵认定此咒有何种种功效, 则都属信仰。咒语为秘密语多牢不可破, 故教人诵之。”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普庵咒》全名的由来。然而,《普庵咒》与“梵文音律”又是否有联系呢?
对此,徐先生就“梵文音律”作了进一步解释:
“古梵文可唱,诚然 。唱者专业祭司,行者祷祀祭礼。入其教( 古婆罗门教)乃有教授。而与古婆罗门教对抗而后新起的佛教,并不过问此事。佛教亦自有偈赞,礼宾之唱。而佛教则是循其方言土语,非恢复古梵文,也非经典梵文。佛教传入中国, 古梵文唱自然不传 。唐时亦有乐器医药及婆罗门天算传入,或直接或间接,要于非佛门所重,故植根不深,流传不广, 今东南亚保留之吟唱, 则佛教所留,多巴利文经典, 有其唱偈,乃非古梵唱。佛教入中国不能不变,印度文化入东南亚亦不能不变。此为历史进展之通则。”
由此,笔者认为,综考《普庵咒》与“梵文音律”之联系,我们可以得出:普庵禅师并不能得到早于佛教的古婆罗门教中古梵文的吟唱技法,从而更不可能应用“梵文音 律”编出《普庵大德禅师释谈章神咒》一曲的曲调。从而,我们便可以排除《普庵咒》承袭梵文音律成曲的可能性。
3.《普庵咒》作为一首乐曲,最早见于明代《三教同声》琴谱,该书由明万历年间张德新 ( 或张新) 编订,明万历二十年 ( 公元 1592 年) 成书。
张德新字嘉甫,又号宾桐,新安人 。《历代琴人传》 中曾记载其 :“善琴, 能取各书谱入丝桐 。”明万历年间,铁耕道者郑邦福在为其《三教同声》谱所作之序中说道:
“新安张宾桐氏, 素精琴理。凡可持诵讽之者, 悉能被之于弦, 以清入耳。余为比部时, 见其释谈章谱, 按而习之, 如梵宫闻众僧咒, 既心异之。越二年余以入贺抵都, 又见其大学、清静、圣径, 谱而按之, 与前配, 吁! 亦奇矣。夫宾桐氏欲并三教之同声, 何其所志之宏也。乃忽献疑于予曰:吾儒与道家者流, 其习于琴久矣。乃佛氏以声音色相为邪道, 则谈章之章得无悖于本旨乎? 予曰:不然, 琴之设, 无非禁人之不正以归于正, 此其意旨原不谬于圣人, 况道乎? 人患不达先王之乐之本耳, 达其本则鲜处冷然, 无往非正性之具, 即佛氏之风水树鸟, 皆能说法, 梵音, 潮音皆是妙音, 于琴理又何碍也。”
从郑邦福的这段序中, 我们可以清楚体会到张德新著《三教同声》的目的是在于要“并三教以同声”, “风水树鸟, 皆能说法, 梵音, 潮音皆为妙音。”其中渗透着当时在 儒、释、道三教合流这一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文人的艺术观 。
在上段引文中, 更重要的是张德新“凡可持诵讽之者, 悉能被之于弦, 以清入耳 。……” 据此, 我们可以推测出两点可能:( 一)、《释谈章》一曲乃张德新所作 ;二)、此曲乃张德新按当时寺院诵讽法移植于古琴之上 。
又, 1625年陈太希编撰的《太音希声》琴谱中亦收有《释谈章 一曲, 其序曰 : “此曲乃李水南所作, 始无此律 。继缘崇德希周吕选君,好佛老,令李水南按律构音, 未传于世。不受之久矣, 自万历戌寅梨以广其传。俾有志于丝桐者共证。……”
从上段序言中, 我们又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可能:(一)此曲乃李水南所作;(二)此曲乃李水南吕选从寺院中得来的曲调移植于琴上。
综合以上《三教同声》、《太音希声》两部琴谱中的序言, 笔者对两谱中《释谈章》一曲进行了比较, 发现二者的曲调基本相同 ( 比较情况详见比较图) 。就此, 笔者推测:
《释谈章》一曲曲调, 应该来源于当时明代寺院中流行的诵讽《普庵大德禅师释谈章神咒》的音调, 既非张德新所作, 也非李水南所作, 当然更不可能是普庵所作。
张德新籍贯新安 ( 今江苏省北部) , 李水南籍贯德清 ( 今浙江省德清县) 。江、浙两省比邻而居, 且《三教同声》、《太音希声》二谱的成书年代又仅距33 年, 故其音调也大致相同。
1. 自明代张德新的《三教同声》之后,《伯牙心法》、《太音希声》、《太古正音》、《理性元雅》、《陶氏琴谱》、《琴学心声》、《德音堂琴谱》、《琴瑟谱》、《五知斋琴谱》、《琴学入门》、《古音正宗》、《卧云楼琴谱》、《琴谱千古》、《治心斋琴学练要》、《琴剑合谱》、《兰田馆谱》、《琴香堂琴谱》、《研露楼琴谱》、《自远堂琴谱》、《晨露轩琴谱》、《峰抱楼琴谱》、《琴学端》、《张鞠田琴谱》、《稚云琴谱》、《蕉庵琴谱》、《琴瑟合谱》、《以六正五之斋琴谱》、《天闻阁琴谱》、山西育才馆雅乐讲义、《梅庵琴谱》等近四十种琴谱中都收录了《普庵咒》(或《释谈章》)一曲。
除此之外,《普庵咒》作为一个曲牌,在后来的佛教寺院音乐、琵琶独奏、弦索乐合奏、冀中音乐会、吹打乐、丝竹、昆曲、宫廷音乐等各种音乐形式中被广泛运用和传唱。
以下,本文将着重对琴谱进行比较研究:从明代《三教同声》—— 近代山西育才馆琴谱(即《理琴轩藏本》),试对《普庵咒》一曲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梳理。
2. 在历代琴谱所保存下来的大量乐曲中,《普庵咒》是唯一的一首佛教题材乐曲。其中,大部分的版本在减字谱旁都附有原梵文咒语(根据梵音翻译而成的汉字),即今载于《禅门日诵》的《普庵大德禅师释谈章神咒》。但这些词与琴曲的曲调并无关系,这一问题本文在第一部分中已有详细论述。
笔者在对历代琴谱所录《普庵咒》一曲进行打谱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诸琴谱的乐曲结构基本上相同。即整个乐曲以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乐曲的“佛头”部分;第二部分是由一个引子和两个不同的曲调交替演唱组成,这种结构相当于我国北宋时期“唱赚”中的“缠达”(即在引子之后,只用两个曲牌交替演唱的套曲形式。),也类似于西洋音乐中所说的“回旋曲式”(rondo);第三部分乃是乐曲的“佛尾”部分。
其次,乐曲第二部分的曲调除引子外由两大特性音调组成:
于是,在最早的琴谱版本《三教同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基本结构:
1)佛头
2)引子:
A、B(B、B、B、B、B)
A、B′(B′、B′、B′、B′、B′)
A、B”(B”、B”、B”、B”、B”、)、A;
3)佛尾
继《三教同声》后,其它各琴谱所收录的《普庵咒》或是与之相同;或是在其基础上加以变化和丰富。如清代《五知斋琴谱》中《释谈章》一曲,其结构演变为:
1)佛头;
2)引子:
A,B(B、B、B、B、B)
A',B'(B'、B'、B'、B'、B')
A”,B”(B”、B”、B”、B”、B”、),A”;
3)佛尾
其中,A材料的四次反复均有变化,B材料除每次间唱(B、B′、B”)不同外,每一次间唱中的五次小反复也都有变化,形成不完全的反复。与《三教同声》相比,《五知斋琴谱》中《释谈章》的变奏次数明显增多,整体结构也有所扩充。这种情况与整个音乐历史的发展情况是相符的。
3. 在历代各版本中,笔者发现,有些版本的琴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较清晰地体现出《普庵咒》一曲在不同时代发展演变的过程。它们是《三教同声》(明,1592年)、《太音希声》(明,1625年)、《琴学心声》(清,1664年),《松风阁琴谱》(清,1677年)、《五知斋琴谱》(清,1724年)、《山西育才馆琴谱》。
下面,本文将对以上六个琴谱中的《释谈章》一曲进行逐一对比、研究。由于明《三教同声》谱中的《释昙章》结构规整,且为迄今知道的历史上最早的乐曲版本。所以以下的对比,笔者将把明《三教同声》谱定为参照物。琴曲结构中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即佛头、佛尾),其曲调各版本均有出入,皆为散板。所以,这里略去不做比较,仅对乐曲的主体部分进行对比。
(1)首先,让我们看看明代由陈太希编订的《太音希声》琴谱与《三教同声》有何异同之处: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明《三教同声》谱中《释谈章》一曲的主体部分(即二部分)由三个基本曲调构成,即:
当“B”素材进行五次变化反复时,其间也是用此过渡句作为相互之间的连接。《太音希声》谱的主体部分与《三教同声》谱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
《普庵咒》一曲,除了以“琴曲”的形式广泛流传之外,其作为一个曲牌在后来的佛教寺院音乐、琵琶独奏乐、弦索乐合奏、冀中音乐会、吹打乐、丝竹、昆曲 、宫廷音乐等众多音乐形式中也被广泛运用和传唱。
笔者对上述体裁的曲谱进行了收集工作,现已收集到的乐谱有:佛教五台山寺院音乐—青庙禅曲之部和青庙禅曲“吹腔”之部曲谱;承德穹览寺传谱;常州天宁寺佛乐谱;《振大藏瑜珈施食》谱;潮洲佛乐《观音圣号》、《南海赞》;南音《南海赞》乐谱。
将以上八种乐谱集中在一起整理、研究后,笔者认为可以大体分为:分体和变体两大形式。所谓分体,本文专指以《三教同声》谱中某一个或多个特性音调为主要旋律,变化而形成的乐谱。所谓变体,本文专指与《三教同声》相比变化很大的曲谱。这类曲谱往往是面目全非,只能在其旋律中找到零星的或不完整的特性音调。因此,笔者将上面八种曲谱分为:(一)分体类:包括五台山寺院音乐 —青庙禅曲之部和青庙禅曲 “吹腔”之部 ;承德穹览寺传谱;《振大藏瑜珈施食》及南音 《南海赞》。(二)变体类:包括潮洲佛乐《观音圣号》、《南海赞》;常州天宁寺佛乐谱。
(一)分体类:五台山寺院音乐青庙禅曲之部运用了原《三教同声》谱中的“B”素材:
作者:杨春薇
杨春薇先生,古琴艺术家、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音研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
从小习琴,先后师从于梅庵派琴家刘景韶、刘善教先生;广陵派琴家梅曰强先生。
1991年,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虞山吴派琴家吴文光先生继续习琴和研究琴学。
2002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获得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学位。
① 《Pu 'an Zhou》 :普庵咒 ,作者法国皮卡尔(Francois Picard),此文见于《磬》P32-37 No.3,Spring,
1991.Published in Leiden,the Netherlands 。
② 载于《佛学大辞典》(下),第2088 页“普庵”词条。丁福保居士编纂,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行,1990 年。
③ 见《佛学大辞典 》“悉昙章”词条,丁福保居士编纂 ,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行,1990 年。
④ 见《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唐代义净原著,王邦维校注。1995年4月,北京中华书局。
⑤ 即“真言,往往仅有极简单之音,仅有表情而无实义。亦有以一音代表或此字或彼字 ,则说颇不定。其精神纯依乎持咒者之信心。所以此一物仍传流至今。”(摘于徐梵澄先生1995年9月信札)。
⑥⑦ 摘于徐梵澄先生1995年9月5日手札。
⑧ 见 《琴曲集成》第六册107页,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北京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87年6月第1版。
⑨ 因 1609 年,杨伦《伯牙心法》谱中亦有一《释谈章》谱,唯因其谱字模糊,所以这里不列为比较项。
⑩ 以上五种琴谱曲调的对比 ,请详见琴谱对照表。
⑪ 见顾玉成《百瓶斋琴谱 》之《普庵咒》序。
⑫ 本文在写作期间 ,得到了导师吴文光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徐梵澄先生 、山东枣庄艺术馆胡耀先生、扬州琴家梅曰强老师以及北京佛教协会佛教乐团弘济先生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
此琴为刘少椿旧藏清康熙年间琴赠与爱女刘薇,其子陶艺珍藏。系南州琴士涂居运制作,涂居运是明末时期的斫琴世家。此前,这张古琴被辽宁的申奇彩收藏,申奇彩在康熙间任河阴知县,重视文教,重修学宫,有政绩。今有幸为其篆刻琴铭″潇湘入云"(刘少椿书法集字),图章(停琴饲鹤馆)蔡易厂篆刻。
刘薇(1938-1971)广陵琴派第十代宗师刘少椿幺女,自幼随父学习古琴及书法,1956年由扬州来南京后从夏一峰、赵云青、徐立孙、王生香等名家学习古琴、又追随程午嘉学习琵琶、跟随甘涛学习二胡、1959年考入南京民乐团任第一位琵琶演奏员。
本文来源:【杨春薇 诚明琴道院】
评论
0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