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
取消

去微信分享给好友

新闻|发布时间:2025-08-17

那些流失海外的古琴谱,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中国......

undefined

中国是古代东亚体系乐谱的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鼓谱,六世纪出现了《碣石调·幽兰》琴谱,此后从唐代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琵琶谱、筝谱、筚篥谱、横笛谱、笙谱等,它们是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中国古代音乐史、乐律学及我国古代音乐形态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学术价值。然而,除明代以来的一些古琴谱,大量珍贵的古代乐谱珍宝流失海外,出现了流传、使用等方面的断层,严重影响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质量与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四本流失海外的琴谱,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中国——


《碣石调·幽兰》文字谱


undefined


谱名:《碣石调·幽兰》

分类:乐谱——古琴谱(古琴文字叙述谱)

传谱人:丘明(?-590年)

抄谱年代:约为唐武则天时期(公元684-714年间)

材质及印刷:纸质手抄版


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碣石调·幽兰》是至今仅存的一首用原始文字谱保留下来的琴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曲谱。十九世纪末,杨守敬先生在日本访求古书的时候,发现了这首琴曲。《碣石调幽兰第五》(TB1393)。宽27.4cm,全长423.1cm,卷子本一轴。由十幅纸相连,一幅纸分为二十五行施以列行墨迹(卷头两行欠缺,第一幅纸23行)每行在20-22个字左右,共242行。


undefined


整体的构成:卷头写有“碣石调幽蘭序一名倚蘭”。最初记有该曲由来的序文。之后,记载了222行的琴谱(文字谱),卷末包括《幽蘭》在内列记了59首曲名目录。

undefined


《清湖琴谱》


undefined


中国明代琴谱,二卷+续集一卷,共收40曲(包括调意10首、琴曲30首),【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古杭惠寀校正,宜陽严鹄(严嵩次孙)重刊。这一曾旧藏于日本帝国图书馆、现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琴谱,疑为孤本。


undefined


卷一,谱前所列为“总字母”54个,“左手指法”41个,“右手指法”15个,及琴法一则;录有《宫意》《阳春》《梅花引》《清都引》,《商意》《亚圣操》《白雪》《长清》《短清》《猗兰》《鹤鸣九皋》《猿鹤双清》《归去来辞》等等,共15曲。续集,另录神品商曲《古交行》、蕤宾意《阳关三叠》、神品徵曲《龙归晚洞》3曲。从其编写体例和所录曲目来看,该谱主要参照了目前所见最早的浙派琴谱——黄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编撰而成的《梧冈琴谱》。对于浙派的研究而言,《清湖琴谱》的出现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undefined


《琴苑心传》


undefined


《琴苑心传》——清康熙九年金陵芸香阁刊,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美国国会图书馆是除中国本土外收藏中文书籍最多的图书馆)。


undefined


《琴苑心传全编》由孔府族人孔兴诱辑订。全书共二十卷(此套残存十四卷),一至八卷论琴理,列代琴人传、说琴律、说制琴、说辨琴、释字谱及指法,九至二十卷共收琴曲八十首。这是一部对明代古琴有总结性的重要著作。

undefined


《龙吟馆琴谱》孤本


undefined


《龙吟馆琴谱》就是《龙吟观琴谱》,《梅庵琴谱》的祖谱。


1985年5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和文化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在扬州联合召开“全国第三次古琴打谱会”。会中从古琴家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提供的线索获悉:荷兰琴家高罗佩生前藏书,现全归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图书馆收藏。而在中国已经佚失的《龙吟馆琴谱》,就收藏在莱顿的书库中。高罗佩是荷兰著名汉学家,中国传统文化造诣甚深。40年代曾任荷兰国驻中国大使馆一等秘书,战后调任荷兰驻日本大使馆参赞,旋摧升荷兰驻黎巴嫩国大使,1972年卒于贝鲁特任所。今其夫人水世芳女士(华人)尚健在,卜居荷兰。


莱顿·高罗佩醉心于琴学,他撰写出版于日本东京的《琴道》一书,是外国人撰写中国古琴学的巨著。他和已故古琴家查阜西先生交谊至深。战争年代,琴谱不值钱,高罗佩在重庆昆明广搜琴谱和其他书籍。他藏有大量汉籍书刊,其中许多今在中国已逸失,属于孤本。《龙吟馆琴谱》就是其中之一。

undefined

参考文献:

◆ 赵维平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一项基础工程上音“中国与东亚古谱数据库网站”上线
◆ 谢孝苹  海外发现《龙吟馆琴谱》孤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

0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