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时间:2025-05-13
这是一次无需喧哗的重逢。自香山梅林首期雅集之后,我们循琴而行,从张家港走至江阴顾山,于江南水脉之间,再次架起诗与音的桥梁。
“暨阳”者,张家港与江阴之合名也。翻检旧志,徐霞客行迹江南,以琴寄怀,曾言:“曲声如故人,隔江亦相闻。”我们不仅是在重拾琴音,更是在续接一脉相承的文化血脉。
在江阴市诗词协会徐平社长的发起下,张家港、江阴两地文人雅士再度携手,以古琴、诗词、洞箫、越剧、琴歌、舞蹈之名,回应那一声“暨阳”。
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场人文之约,一次文化的共鸣。
*江阴市文联党组书记唐晓峰发言
*江阴市诗词协会社长徐平发言
本场雅集中,吴派古琴艺术馆朱学军、周爱丛、聂梦轩、黄子鸣四位老师带来琴鼓合奏《桃李园序》。
琴声悠扬,鼓韵铿锵,若风穿林,似雨润花,轻轻拨动观众心弦,仿佛将人带回那个文人聚会、山水入梦的时代。
整场雅集共十四段节目,古琴独奏、琴歌吟唱、洞箫清响、诗词朗诵……每一次艺术的对话,都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握手,一次文化肌理中的细微回应。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青年演奏者、诗社成员、琴社同仁积极参与其中。文化的种子不再只是庙堂中的陈设,而是在江南大地每一寸土地上悄然生长。
诗词朗诵、琴箫对话、琴歌咏怀……每一段,皆为致敬,亦是回望,更是悄然生发。
▎诗词朗诵《满庭芳》二首 朗诵:郭艳(江阴市诗词协会)
▎洞箫独奏《卷珠帘》 演奏:济棠(江阴市古琴协会)
▎古琴曲《寻太古》 演奏:弦来吾事乐队(江阴市古琴协会) ▎古琴曲《穿行》 演奏:弦来吾事乐队(江阴市古琴协会)
▎古琴曲《洞庭秋思》 演奏:王惠彩(江阴市古琴协会) ▎诗词朗诵二首 朗诵:张阳(江阴市诗词协会) 洞箫:《渔樵问答》片段 演奏:贾晨霄 ▎古琴曲《桃李园序》 古琴:朱学军、周爱丛、聂梦轩 鼓:黄子鸣(吴派古琴艺术馆) ▎琴歌《枉凝眉》 演唱:郭洁 张家港市东渡诗社 洞箫:吴丽芳 埙:王洪娟(张家港市暨阳琴社) ▎诗词朗诵朗诵十首 朗诵:卞寒刚 潘利娟 王荣平 李永珍(张家港市东渡诗社) 古琴《修禊吟》演奏:施玉香(张家港市暨阳琴社) ▎越剧《葬花》 表演:顾云红(张家港市东渡诗社)
▎古琴曲《梅园吟》 演奏:高红(张家港市古琴学会) ▎琴歌《关山月》 演唱:冷子瑜(张家港市东渡诗社)古琴:彭嘉蓉(张家港市沙洲琴社) ▎古琴曲《捣衣》 演奏:彭嘉蓉(张家港市沙洲琴社) ▎舞蹈《云裳佳人》 表演:张梅花(江阴市诗词协会)
这一整场,不只是一次演出,更像一次审美的沉浸与文化的回溯。不需口号高扬,只凭琴音与诗意,便足以在心底点亮一盏灯。
我们不追求宏大的布景,也不渴望高光之下的排布。文化的力量,恰恰来自那一刻沉静的共感——
是诗社长者朗诵时沉稳低吟的语气;
是琴声响起时孩子望向琴弦跳动的眼神;
是观众席间,一个轻轻的点头、一句“这曲子真好”。
文化,从不是高悬不及的标语,而是你我之间一杯茶、一声问候、一曲共听的温度。真正动人的文化,从来不是供奉的展品,而是亲手续写的日常。
此次「一声暨阳第2期——乙巳初夏江阴满庭芳雅集」由江阴市诗词协会主办,张家港与江阴多家诗社、琴社自由响应。民间文化人自发发起、参与、共建,逐渐成为两地文化交流中一股温润而有力的力量。
无需过多宣言与排场,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真正热爱诗词、钟情古琴的文化人,以琴音为桥、以诗意为舟,在张家港与江阴之间缓缓铺开了一条精神的河流。这场雅集,也因此拥有了比形式更深的温度,比表演更真的生命力。
自首期香山雅集以来,「一声暨阳」正如我们共同种下的文化之种。它或许不起眼,却在不经意的角落悄然发芽,在每一位热爱传统文化者心中,缓缓生根。
我们欢迎更多文化组织和爱好者加入——不是为了“演出”,而是为了一起让文化活起来、走出去、连起来。
这一次是江阴,下一站在哪里?我们也许尚未决定。
但可以确定的是:
只要还有人愿意提笔写诗、抚琴奏曲、静听风声,就总有一声“暨阳”在文化的原野中回响。
来源 | 吴派古琴艺术馆
评论
0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